足迹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第2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汉室国祚,岌岌可危!
    而这其中最令他难以释怀的一件事,便是关于刘备的养子刘封。
    刘封并未投降,却因不救关羽,又欺凌孟达,丢了上庸三郡狼狈而归,刘备盛怒,欲将其重责。
    他以担忧其对幼子不利,以易世后难以御制为由,而建议刘备将其直接杀掉以绝后患。
    刘备不忍,但出于对他的信任,还是按照他的提议照做了。
    然而,当死讯传来时,那封被撕毁的“劝降书”也送到了刘备手中。
    养子毁书斩吏之事被刘备和群臣获悉。
    刘备还知,其临死之前,还曾哭言:“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刘备明白,那是气话!
    气他不顾父子之情。
    这养子心高气傲,怨恨关羽。
    但不能因此判定他是不忠不义,朝秦暮楚之辈。
    观往知来,论迹不论心。
    当时刘封若选择投奔许都,名位肯定比孟达还要高,曹丕为了恶心刘备,必将其封侯拜将,甚至仪同九卿。
    (参考孟达平阳亭侯,散骑常侍,三郡之主。徐庶右中郎将,御史中丞,三独坐。黄权育阳侯,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而回到成都,却依旧是身份敏感,前途尽毁,被人不耻的螟蛉之子。
    当他放弃曹魏高官厚禄,毁书斩吏,归京请罪之时,早已明确自己的立场。
    刘备为此而痛哭流涕,不仅仅因为他是炎汉二代将领中最出色的一位,更是因为他是那个出身士族,却体恤军卒,爱民如子的儿子。
    这一刻,诸葛亮看着痛哭流涕的刘备,心中涌出一丝心疼。
    但他没办法!
    荆州之失和两位重臣叛国使益州士族对刘备和荆州派的信任度空前降低。
    此战之败若无人承责,难以堵住益州那些士族的口舌。
    而当承此责之人当具备几点要素:
    其一:当是在此战犯下重大过错之人。
    其二:乃是荆州派系担任重要职务之人。
    其三:当是刘备近臣,杀他可缓解益州士族对刘备本身的压力,有助于大局稳定。
    而那养子刘封,恰恰符合以上全部要素。
    也是汇总其这些原因,他才决定劝刘备杀了这个养子。
    然而,回头再想想,此襄阳一战,关平身死,刘封伏罪,炎汉集团最优秀的两个二代将领皆殒命于此。
    这损失,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然而,此梦还没结束。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zwpk.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